農業部全面推進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設施補助政策實施工作
為推進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設施補助政策有效實施,進一步統一思想認識、準確理解政策、掌握實施要領、明確程序要求,農業部農產品加工局分別于5月25-26日和29-30日在北京舉辦了兩期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設施補助政策培訓班。13個補助政策實施省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省、地、縣三級農產品加工主管部門和項目技術依托單位的380人參加了培訓,實現了補助政策實施縣(區、市)管理部門全覆蓋,為2014年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設施補助政策全面實施提供了有力支撐。
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補助政策實施兩年來,中央財政共安排10億元資金,帶動地方和農民投資23億元。補助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戶建設5萬座初加工設施,新增馬鈴薯貯藏能力86萬噸、果蔬貯藏能力67萬噸、果蔬烘干能力43萬噸。各實施省區普遍反映,這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好政策,是一項民生工程、德政工程。一是減損增供、促進增收。農民建設貯藏、烘干設施后,馬鈴薯、水果、蔬菜產后損失率分別從15-20%、15-20%、20-25%降低到6%、4%和6%以下,相當于每年多增加27.5萬噸產量,錯季銷售還提高售價30-50%,農民由此多增收18億元。設施使用壽命按20年計算,可為農民帶來360億元的收益。二是提高質量、促進加工。實施科學貯藏后,馬鈴薯存放3-4月不長芽、不皺縮,蘋果、胡蘿卜等果蔬存放5-6月不腐爛、不萎蔫,保持了入庫(窖)時的品質和外觀。同時,延長了原料供應期,拉長了加工企業生產周期,減少了加工企業建設數量,節約了社會資源,提高了加工企業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三是均衡上市、促進銷售。西北、華北、東北等馬鈴薯主產區,馬鈴薯銷售期從不到半個月延長到了7個月,實現錯季擇機銷售,調節了市場供求。果蔬經預冷后運輸,市場銷售范圍從鄰近地區擴大到全國各地或周邊國家。四是增強預期、引導生產。農民有了貯藏、保鮮、烘干等初加工設施,種植鮮活農產品不再擔心賣難、價格不好等問題。項目實施區農民反映,國家支持建了科學實用的初加工設施,農產品幾乎沒有損失了,還提高了品質,加上市場穩、價格好,現在不愁賣了,敢放心種了。2014年,國家加大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設施補助力度,中央安排補助資金6億元,新增1億元,增幅達20%。
農業部農產品加工局局長宗錦耀指出,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設施補助政策是黨中央、國務院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的重要內容,實施好這項政策是各級農產品加工業管理部門一項政治任務,也是一種政治責任。他強調,各級農產品加工業管理部門要站在政治和全局高度,把實施好補助政策作為當前農產品加工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斷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加強組織領導,狠抓工作落實。一要精心組織實施。各級農產品加工業管理部門要高度重視,周密部署,精心組織,將組織實施工作納入部門的中心工作,并逐步上升為地方政府的重點工作,確保補助政策順利實施,努力實現補助設施當年建設,當年使用,當年見效。二要加強規劃引導。要樹立長期發展理念,加強調查研究,認真總結經驗,摸清實際需求,加快編制中長期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補助規劃,作為測算資金和指導實施的依據。要通過規劃引領,進一步明確工作目標,突出支持重點,提高補助政策的精準性和指向性。項目實施要與現代農業示范區、產業園相結合,圍繞主導產業和主產區域逐步推進、集中建設,加快推進特色優勢產業發展。三要積極改革創新。按照“穩中求進、改革創新”的原則,不斷加大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補助政策的改革創新力度。要創新運行機制,最大限度地簡政放權,最大限度地滿足群眾的需要,讓政府放心、讓群眾滿意。要加強技術創新,進一步細化和完善技術方案,健全技術依托隊伍,促進技術和設施本地化、科學化。四要嚴格落實責任。各省要盡快建立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責任制,明確工作要求,落實管理責任。同時要建立完善廉政風險防控機制,針對可能發生的風險點,采取防范措施,確保規范陽光操作??h級農產品加工業管理部門要會同財政部門抓緊組織項目審批、技術指導、項目驗收、資金撥付等工作,加強項目申請、審核、結算等檔案的信息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操作過程的透明度。五要加強監督管理。各省農產品加工業管理部門要會同財政部門認真制定監管督查方案,加強對補助政策實施情況的督導檢查,組織開展專項檢查和重點抽查,嚴查套取補貼資金、亂收費等違規行為。補助資金必須??顚S?,不得截留、擠占和挪用。各地應安排必要的工作經費,以保證政策宣傳、本地化設計、技術指導與培訓、檢查驗收等工作的順利開展。嚴禁將中央補助資金用于工作經費。農業部也將會同財政部不定期開展專項檢查和重點抽查,嚴肅查處違規違紀行為。對發生問題的縣,要嚴格查明情況,并通報全國農業、財政系統,同時抄送所在地紀檢監察部門,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處理。要緊繃廉潔從政這根弦,堅守道德底線、法律紅線、制度高壓線,清清白白做人、實實在在做事。要堅決杜絕在補助政策實施中出現尋租腐敗,毀干部、壞政策、損形象的事情發生。
這次培訓圍繞補助政策實施總體要求、補助政策管理信息系統、馬鈴薯貯藏、果蔬保鮮和烘干設施技術以及農產品初加工機械購置補貼等方面進行了專題學習,重點突出、內容豐富,實用性、操作性強,學員普遍反映效果好、收獲大。一是全面掌握了政策。學員紛紛表示,由于補助政策剛剛實施兩年,還處在探索階段,對于政策實施很多細節感覺把握的不夠好。通過學習交流和現場答疑,了解了各地的成熟做法和經驗,解開了本地政策實施過程中工作上的困惑之處,對于如果規范高效地開展工作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二是進一步熟悉技術。專家從專業角度講解了設施使用規程及注意事項,學員對產地初加工技術有了進一步了解,特別是15種水果的貯藏保鮮操作規程,對實現“一庫多用”具有重要意義。三是更加明確了責任。經過培訓,明確了各級政策實施單位的具體職責,增強了各位學員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學員紛紛表示要以對國家、對農民、對農產品加工業發展高度負責的精神來落實好補助政策,努力把好事做好、好事做實、實事做新,為進一步擴大補助政策實施效應,惠及更多農民貢獻自己的力量。